5% 首頁 5%新聞 查看內容

Phison E28 SSD 控制器搶先體驗:卓越的 Gen5 速度與增強的電源管理 ... ... ... ...

2025-9-7 07:15| 發佈者: 賺壹兆| 評論: 0|來自: StorageReview

摘要: Phison 稱其峰值讀取速度高達 14.9 GB/s,寫入速度高達 14 GB/s,隨機效能高達 260 萬次讀取 IOPS 和 300 萬次寫入 IOPS。容量涵蓋 1TB、2TB 和 4TB,採用常見的單面 M.2 2280 規格,控制器支援完整的 NVMe 2.0 功能 ...

Phison E28 SSD 控制器搶先體驗:卓越的 Gen5 速度與增強的電源管理

 

群聯電子 (Phison) 全新 PS5028-E28(「E28」)控制器是該公司第二代 PCIe Gen5 用戶端 SSD 平台,旨在充分發揮 32 GT/s x4 介面的效能。 E28 採用 6nm 工藝,搭載 KIOXIA BiCS8 NAND(每通道最高 2,400 MT/s)和三核心架構,其中兩顆 Phison CoX 處理器負責快閃記憶體管理和 QoS。

我們拿到的樣品是預覽版。群聯電子寄送了一款參考設計硬碟,運行的是「接近量產」的後期測試版韌體。根據經驗,早期韌體硬碟的運行速度與最終速度的差距已經很小;不過,一旦群聯電子對垃圾回收和熱節流設定進行微調,我們仍然可以期待速度略有提升。群聯電子的目標是在最終確定和調整所有功能之前,給我們一些具體的測試數據。因此,我們將本文視為初步了解,而非完整的結論。

Phison PS5028-E28 的潛在性能和功率效率

Phison 稱其峰值讀取速度高達 14.9 GB/s,寫入速度高達 14 GB/s,隨機效能高達 260 萬次讀取 IOPS 和 300 萬次寫入 IOPS。容量涵蓋 1TB、2TB 和 4TB,採用常見的單面 M.2 2280 規格,控制器支援完整的 NVMe 2.0 功能集,並將功耗控制精度降至 5mW 以下的 L1.2 空閒狀態。

去年推出的第四代 E26採用 12nm 工藝,峰值讀取速度約為 12GB/s,寫入速度為 11GB/s,IOPS 達到 150 萬至 200 萬次。群聯電子透過 6nm 製程、更寬的通道並行度以及改進的電源狀態邏輯升級至第五代,使 E28 的順序讀取速度提升了約 25% 至 30%,隨機 I/O 性能提升高達 50%,同時也降低了運行和空閒功耗。根據群聯電子的內部基準測試,E28 的能源效率優於 SM2508,這對於緊湊型桌上型電腦或筆記型電腦等散熱受限的環境至關重要。

雖然我們沒有在功耗測試中獨立驗證這些數據,但群聯電子(Phison)分享了內部數據,將其 E28 參考設計與其所謂的「競爭對手 S」(可能是 SMI 的 SM2508)進行了比較。根據群聯電子的圖表,E28 在順序和隨機工作負載下都顯著降低了功耗。例如,在 QD8/T1 的順序持續讀寫作業中,群聯電子報告的功耗比競品控制器低約 1 瓦。

在隨機 QD32/T16 工作負載下也觀察到了類似的差距,E28 的功耗整體保持較低。群聚的目標是縮小 SM2508 崛起期間形成的效率差距,從數據來看,他們似乎正在取得顯著進展。

客戶端筆記型電腦將受益於這些能源效率提升。群聯電子表示,儘管大多數 OEM 廠商仍在使用 Gen4 硬碟來控製成本和散熱,但今年上市的所有筆記型電腦中約有一半將配備 Gen5 插槽。由於 E28 在 L1.2 中額定空閒功率低於 5mW,因此最終看來,在不消耗電池的情況下,將真正的 14GB/s 硬碟放入行動工作站是可行的。

Phision E28 參考設計構建

總體而言,E28 採用典型的高效能 Gen5 SSD 架構,並針對頻寬和熱效率進行了最佳化。如下所示,基於 6nm 節點構建的 Gen5 控制器與單個 SK 海力士 DRAM 模組 (H5AG46C8Y8R) 搭配使用,這對於在高負載下(尤其是在高容量或隨機負載的情況下)保持穩定的性能至關重要。

DRAM 旁邊是兩個標記為「TBi08G1BSA2」的 NAND 快閃記憶體封裝,每個封裝包含一個 1TB 的 KIOXIA BiCS8 TLC NAND 晶片,總計 2TB。這些晶片的運行速度高達 2400 MT/s。單面 PCB 佈局使此驅動器非常適合空間受限的系統,例如筆記型電腦和緊湊型桌上型電腦。群聯電子也表示,即將推出的設計將支援 LPDDR5,這將有助於進一步降低功耗。這種佈局也有利於熱管理,因為它可以實現更有效的被動或主動冷卻解決方案。

Phision E28 系列

群聯也將 E28 定位為一個控制器系列,而非單一的客戶端部件。除了我們正在測試的消費級驅動器外,E28 DC版本正在開發中,用於企業級工作負載,而 E28 AI 型號將整合用於群聯 aiDAPTIV+ 框架的板載推理掛鉤。這與 E26 增加了 E26-DC 並最終支援多張 AI 加速卡的方式類似;然而,E28 更高的容量上限應該能為系統建構者提供更大的空間,以應對持續的混合 IO 場景。

綜上所述,我們現在將對 E28 進行全套實際基準測試,以了解其效能。

Phison PS5028-E28「E28」預發布規格

規格細節
容量*1TB(1,000GB)、2TB(2,000GB)、4TB(4,000GB)
外形尺寸M.2 2280-S3-M – 單面模組
控制器和流程Phison PS5028-E28(6 奈米,3 核心 + 2 個 CoX 協處理器)
NAND快閃記憶體KIOXIA BiCS8 TLC;切換 5.2 @ 2400 MT/s;最多 2 個 BGA308 封裝 (32 CE)
介面/協定PCIe 5.0 ×4,NVMe 2.0(向後相容 Gen4/3/2/1)
順序性能
  • 1TB – ​​14,900MB/s / 13,500MB/s(讀/寫)
  • 2TB – ​​14,900MB/s / 14,000MB/s(讀/寫)
  • 4TB – ​​14,900MB/s / 14,000MB/s(讀/寫)
隨機表現(4 KB,QD 128)
  • 1TB – ​​1.3 M / 2.8 M IOPS(讀/寫)
  • 2TB – ​​2.5 M / 3.0 M IOPS(讀/寫)
  • 4 B – 2.6 M / 3.0 M IOPS(讀/寫)
可靠性MTBF 150 萬小時 | UBER < 1 × 10 16
工作溫度0 °C – 70 °C(驅動)| –40 °C – 85 °C(儲存)
電源管理PS0–PS4、APST、ASPM、PCIe L1.2 閒置 (L1.2) < 5 mW | 活動功耗 – TBD
資料完整性功能LDPC + RAID ECC、SRAM ECC、SmartRefresh、端對端路徑保護
安全TCG Pyrite 1.0、NVMe 清理、簽章韌體更新
其他功能動態磨損均衡、壞區塊管理、SMART、TRIM、熱節流

Phison PS5028-E28 效能

可比公司

在深入研究基準測試之前,這裡列出了與 2TB Phison PS5028-E28(E28)參考設計一起測試的可比 Gen5 驅動器以及一些 Gen4 SSD:

我們對這些硬碟進行了各種測試,以評估它們的實際性能和綜合性能。其中包括 LLM 載入時間測試(用於衡量它們處理大型 AI 模型的速度)、DirectStorage 測試(用於評估它們載入遊戲資源和處理遊戲內資料的速度)以及 Blackmagic Design 測試(用於評估高解析度影片編輯的讀寫速度)。我們還將執行 PCMark 10 測試來評估整體系統反應能力,執行 3DMark Storage 測試來測試遊戲效能,以及 FIO 測試來測量高負載下的峰值順序和隨機讀寫速度。

這是我們用於基準測試的高效能測試台:

  • 中央處理器:  AMD Ryzen 7 9800X3D
  • 主機板:華碩 ROG Crosshair X870E Hero
  • 記憶體:G.SKILL Trident Z5 Royal 系列 DDR5-6000(2x16GB)
  • 顯示卡:  NVIDIA GeForce RTX 4090
  • 作業系統:Windows 11 Pro,Ubuntu 24.10 桌面版

峰值合成性能

FIO 測試是一款靈活且功能強大的基準測試工具,用於衡量儲存設備(包括 SSD 和 HDD)的效能。它評估頻寬、每秒輸入/輸出操作 (IOPS) 以及不同工作負載(例如順序和隨機讀取/寫入操作)下的延遲等指標。此測試有助於評估儲存系統的峰值效能,可用於比較不同的設備或配置。我們測量了本次測試的峰值突發性能,並將工作負載限制在兩個 SSD 的 10GB 空間內。

總體而言,Phison E28 參考級 SSD 在我們的 FIO 綜合測試中表現出色,尤其是在隨機工作負載方面。雖然其順序吞吐量在讀取和寫入方面均達到了強勁的 14,000MB/s(略遜於 SN8100 和 Renegade G5 等頂級產品),但它在 4K 隨機操作方面表現出色。它的隨機讀取速度達到了 255.9 萬 IOPS,隨機寫入速度更是達到了驚人的 328.8 萬 IOPS,後者輕鬆超越所有競爭對手。延遲在各方面都保持著競爭力,尤其是在寫入負載較高的情況下,其延遲實際上低於讀取延遲。總而言之,這款參考級 SSD 表明,一旦進入零售市場,Phison 的下一代控制器將為所有 SSD 帶來顯著的效能提升。

FIO 測試(MB/s/IOPS 越高越好)順序 128K 讀取(1T/64Q)順序 128K 寫入(1T/64Q)隨機 4K 讀取(16T/32Q)隨機 4K 寫入(16T/32Q)
閃迪 SN810015,000 MB/s(平均延遲 0.56ms)14,100 MB/s(平均延遲 0.59 毫秒)2.312M IOPS(平均延遲 0.22ms)2.144M IOPS(平均延遲 0.24ms)
金士頓FURY Renegade G514,600 MB/s(平均延遲 0.57 毫秒)14,100 MB/s(平均延遲 0.59 毫秒)2.028M IOPS(平均延遲 0.25ms)2.028M IOPS(平均延遲 0.25ms)
三星 9100 Pro14,600 MB/s(平均延遲 0.57 毫秒)13,300 MB/s(平均延遲 0.63ms)2.734M IOPS(平均延遲 0.18ms)2.734M IOPS(平均延遲 0.19ms)
SK海力士Platinum P5114,500 MB/s(平均延遲 0.58ms)13,500 MB/s(平均延遲 0.62ms)2.369M IOPS(平均延遲 0.22ms)2.669M IOPS(平均延遲 0.19ms)
Crucial T70514,400 MB/s(平均延遲 0.58ms)12,300 MB/s(平均延遲 0.68ms)1.585M IOPS(平均延遲 0.32ms)2.703M IOPS(平均延遲 0.19ms)
群聯 PS5028-E2814,000 MB/s(平均延遲 0.60ms)14,000 MB/s(平均延遲 0.57 毫秒)2.559M IOPS(平均延遲 0.32ms)3.288M IOPS(平均延遲 0.32ms)
Lexar Professional NM1090 PRO13,800GB/s(平均延遲 0.61ms)13,600 MB/s(平均延遲 0.62ms)2.073M IOPS(平均延遲 0.32ms)2.215M IOPS(平均延遲 0.23ms)
PNY CS215010,400GB/s(平均延遲 0.80ms)

鮮花

握手

雷人

路過

雞蛋

最新評論

相關分類